查看原文
其他

出轨瓜频繁上热搜的背后:我们为何结婚,又为何不忠?

阿信 社会学了没 2021-10-26


从以往的热搜来看,“出轨”相关的事件热词以一己之力撑起了热搜榜的半壁江山。

为什么前面有那么多翻车的,许多人还是控制不住出轨的冲动?难道出轨、分手,是感情无法逃脱的劫数吗?今天就来理性分析分析。

怎么才算是出轨?

不一定非要有SEX


近年来,离婚率一直呈现上涨趋势,而所有导致离婚的原因中,婚外情高居榜首。

生物人类学家海伦·费舍尔在她的经典著作《我们为何结婚,又为何不忠》一书中,就提到:

“位于芝加哥的国家舆情调查中心公布,约25%的美国男性与14%的美国女性在婚姻存续期间有过‘外遇’。”

腾讯问卷也做过类似的调查,发现有60.2%的男人和38.1%的女人,曾有过出轨行为,其中还有两成的人出轨后心安理得。

<问卷来源:腾讯事实说调查>

而那些正处在热恋阶段的情侣中,约 70%的人承认自己曾有过不忠行为。此外,近期一项针对单身美国人的调查显示,60%的男性与 54%的女性承认自己做过“第三者”,也就是插足他人感情,再和出轨对象在一起。

但是,怎样算是出轨了呢?

人们可能首先想到性关系,但是,发生性行为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。

《人物》杂志做过一项民意调查,在750名受访者中,约有74%的人相信,性行为并非不忠的充分条件。

世界各地的人,对于出轨都有不一定的定义,偷情不只包括性关系。


在非洲的洛奇族看来,要是一个结了婚的女人走在路上,旁边有男的陪着,或者这个男的递给女人一罐啤酒或一把鼻烟,那么她就算出轨了,这听起来似乎挺牵强的。

美国人也不总是在偷情和性行为之间画等号。

要是一个美国生意人身在异乡,掏钱请一位颇具魅力的同事共进晚餐,并且与后者有了各种肌肤之亲,就差滚床单了的话,他大概率也会认为是在偷情——哪怕没性行为也算。

尼日利亚的科夫亚人对偷情的定义更特别一点:

一个女的要是对丈夫不满意,但又不想离婚,她有权再找一个情人,公开同居,而且还是在自己丈夫家里。

科夫亚族的男人也享有这一特权,没人会将这种婚外情视作通奸。

《牛津英语词典》对通奸的定义如下:一位已婚人士与配偶之外的第三方进行性行为。

今天的美国心理学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外延,使其不仅包含性背叛(不动真情的交欢),还包括感情上的背叛(互相搞暧昧,但没有发生关系),以及既有了鱼水之欢,又投入了真感情。

比起肉体出轨,精神出轨更常见,“杀伤力“也很大。电影《午夜巴黎》中,正准备结婚的男主在浪漫的巴黎爱上了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女人

为什么会出轨?


当被问及为何出轨,偷情者往往会说,“因为情欲”、“因为爱”,或者“我也不知道”。

但实际上,出轨并不能被如此简单的一言以蔽之,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机制,远比这复杂得多。
 
这要先从生物学原因讲起。忠诚从来就不是多数生物的天性,人类也不例外。
 
不忠行为在讲究一夫一妻的鸟类和哺乳类物种——包括人类——中十分广泛,历史悠久,在原始时期,拥有多个伴侣,可以保障女性获得更多的资源及更优的后代。长此以往,这种思维被隐秘地刻在了基因之中。

而出于传播基因的本能,男性也会倾向于同更多女性发生性关系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连串会导致背叛的心理、社会和经济因素。

比如人们对其婚姻的满意度。

要是觉得自己的需求未获满足,觉得伴侣不爱你,不支持你,并认为性生活不尽如人意,出轨概率就会蹭蹭地上涨。


另外,百无聊赖的人,很容易堕入婚外情。

与配偶缺乏沟通,即便有的话也是积极的少消极的多,就很可能会引发背叛。

为了规避痛苦和获得情感满足,人们会选择出逃到另一段感情里。

而若一个人对丧失财产和个人名誉比较注重,出轨概率相应会降低。

自我膨胀的欲望也是出轨的诱导因素。

人们通常会被一个能拓展他们兴趣、目标和自我价值的人所吸引。

电影《甜蜜蜜》中,已有未婚妻的黎小军告别女友后来香港讨生活,期望有天挣到大钱和女友风风光光地成婚,却爱上了在快餐店认识的李翘,无法自拔

这种自我膨胀发生在恋人刚开始相处的时候,他们彼此倾诉秘密,透露希望和梦想,并把伴侣的资源、想法和身份拿来为己所用。

然而,随着自我膨胀倾向的减退,TA或许会因为渴望思想或身体上的新冒险而变得躁动,继而出轨。

《我的天才女友》中的“第一渣男”尼诺

尽管我们会在婚礼上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言,但是人类还是常常会对伴侣不忠。

而出轨在很多文化里除了面临被唾沫星子淹死外,还有各种残酷刑罚:公开鞭打、拳脚相加、离弃、被石头砸死、被枪打死、被刀捅死、身败名裂......可即便是这样,令人惊愕的是,人们对于搞婚外情还是乐此不疲。


但是,就像有如此多的严重后果依然挡不住出轨一样,有出轨的风险,也一样挡不住人们对婚姻的向往。

人们为何要结婚?

爱情是婚姻的必要条件吗?


说起为何结婚,很多人都会觉得,当然是因为爱啊。

可事实,没有那么简单。爱情作为婚姻的一项重要考量,其实是在很晚才出现。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,婚姻作为一种制度,是不以爱情为基础的。甚至在某些文化里,真爱被认为是跟婚姻相矛盾的东西。

在传统社会里,婚姻是一种秩序,一种规矩,一种契约;而爱情是一种激情,一种疯狂,一种非理性。两者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。

既然传统婚姻和爱情无关,那人们到底为什么要结婚呢?

美国当代家庭委员会的研究与公共教育主管斯蒂芬妮·孔茨在《为爱成婚》这本书里认为,婚姻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。

因为,一个人不可能靠自己搞定一切而独立生存,婚姻粗略地说是一种社会分工,为了大家通过姻亲的关系来紧密合作。

古罗马婚礼场景

什么时候,爱情变成了缔结婚姻的重要因素呢?是18世纪的启蒙运动,人们才开始被鼓励为爱情而结婚。

爱情为本、男性养家的婚姻模式在18世纪晚期被发明出来,在之后将近200年的时间里被持续地修正和调整,到20世纪50年代达到了顶峰。

1957年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每5个人中就有4个人认为,想保持单身的人都是“有病”、或“不道德”的。很多人都同意,一旦结婚,丈夫是赚钱养家的人,而妻子应该留在家里。


不过到70、80年代,这种婚姻模式渐渐式微。人们开始更晚结婚,离婚率飙升。丈夫养家、妻子持家的劳动分工也开始分崩离析了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婚姻曾经是人们获得资源和劳动力的最佳方式。现在,它已经不再是人们未来的保障。


事实上,婚姻是一项比过去更加冒险的投资。婚姻之外的选择更多了,如果单身就可以过得很好,那结婚之后万一过得不太好,那不就亏了吗?

并且,在单身时可能会获得更高的学位或更好的工作。人们不用像过去一样迫于经济和社会压力,而结婚和维持婚姻,有这个时间和精力,还不如投资到自我的修炼和精进上。

未婚或没有小孩的男性与女性年收入没有显著差异,但一旦结婚生子,妻子收入会显著低于丈夫

总而言之,今天的我们正在迈入未知的领地,婚姻的好处的边际效应在急速下降,但新的婚姻形态并没有明确的方向。

和谁结婚、为什么结婚、如何维持婚姻,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不断变化中。

在《奇葩大会》中,李银河提到,婚姻制度终将消亡的原因之一是男女平等,女性有了其他经济来源,不需要依附婚姻

在《危险关系》一书中,作者写道:

“信任是婚姻的中心。许多人认为,为了信任,我们需要知情……但还有另一种看待信任的方式:它是一种让我们能够应对不确定和脆弱的力量。“

或许除了指责和批评,我们也能够从这些无止境的出轨事件中更理性地看待一段关系,认识到我们所爱的人永远难以捉摸,会让我们从自满中清醒过来。

毕竟相爱没有那么容易,每个人都有他的手机。

1.《我们为何结婚,又为何不忠》 海伦·费舍尔 中信出版集团
2.《为爱成婚》斯蒂芬妮·孔茨 中信出版集团
3.罗志祥被爆多次出轨登热搜:对待爱情,我们为何不忠?轻读实验室
4.罗志祥周扬青分手引爆热搜:为什么稳定的感情,输给了出轨? 书单君 书单
5.硅谷这场典型的性骚扰,和教科书式的开除 ||价值观 侯虹斌 侯虹斌客厅
6.有多少人的婚姻里,爱情变成一种稀缺资源 陈万龙 中信书店

作者:阿信

来源:中信出版(ID:citicpub)

编辑:留木


你可能还喜欢:

相爱没有那么容易,点个在看很容易 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